今天是2024年10月08日,欢迎您光临新宇世霖文化艺术(北京)有限公司(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)。

  • 热门标签: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文化交流

纵然是错也风流

时间:2015-06-19 14:30:31 点击:7157次

纵然是错也风流

对毛泽东书法失误的评析与思考

柳云峰


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,是举世公认,有目共睹的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同时又是感情奔涌,擎天架海的诗人和书法艺术家。毛泽东书法起伏跌宕,奔腾豪迈,率真自然,笔力矫健。毛泽东以其循规创新,法度森严的用笔功力;险绝神奇,奇正相依的结体技巧;连绵飞动,气势磅礴的章法形式,开创了中国毛体书法事业的先河,登上了中国书坛艺术的高峰,堪称一代伟人,现代书圣。本文命题并非心存扰美,刻意苛求,而是意在从另一角度探讨和研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,完善其会古通今,博彩精湛,天姿卓立的艺术体系。

一、漏字错句 直舒伟人胸臆

毛泽东一生书写了大量的古诗词,尤其是建国以后,宵衣旰食,日理万机的他,把手书古诗词作为自己闲暇之余的最大爱好。摆满公文的桌子旁,长途列车的窗户边,飞临碧空的专机上,外出视察的宾馆里,到处都有过他临池挥毫,手书古诗词留下的身影。然而,喜爱和研究毛泽东书法的人,也从其留下的珍贵墨迹中发现,在毛泽东手书的古诗词中,有不少错字漏句现象。笔者近日对自己藏书中,毛泽东手书的216首古诗词的333幅作品进行了对照,在333幅墨迹中,有差错的152首,占45.6%。在出错的篇幅中,出错216处,平均每幅错1.42处。其中,除作者选段摘句和有针对性地书写外,有的仅错一字或漏一句,也有的达6处之多。如人们熟悉的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诗,手书中的“凤”写作“长”,“落”写作“入”,“仙”写作“山”,“三”写作“双”,“影”写作“丝”,“接”写作“随”等。上述差错,情形各异,大致有三。

1.题赠他人,即错即改。毛泽东为他人题写的古诗词一般都是意境高远,寓理于诗,循循善诱,催人奋进的警言名句,虽顺手拈来,即兴而为,但都是日积月累,强闻博记,熔铸千古,遐思无限,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妙曲乐章,题写时一般出错不多。即使有误,也是即错即改。如1939221日,手书杜牧《题项羽庙诗》赠杜冰坡先生的“胜败兵家事有之,包羞忍辱是男儿,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”,1958121日为红线女题鲁迅句,1961107日为日本朋友题词,1961916日赠庐山常山委诸同志的诗,19611226日在自己68岁生日时给张世钊的信,信中所录“秋风万里芙蓉国,暮雨朝云兰荔村。西南云气来衡岳,日夜江声下洞庭”,诗的前两句是五代谭用之的名句,后两句是岳麓山云慕宫的一副对联。1956年一位女工作人员因临时接到跟随主席出访的命令,来不及与约会的朋友告别,毛泽东知道后在专列上用硬笔为其书写了《诗经 ·静女》的前4句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,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《静女》本是一首爱情诗,是描写一位勇敢善良的男人与一位纯洁漂亮的女友到“城隅”约会,活拨洒脱的爱人故意躲起来使他“搔首踟蹰”的故事等。上述所录作品即使出于古典深奥之处,也与原作无一出入。但毛泽东有时也会把记忆深处的诗词歌赋抄录出错。这时,他总是字斟句酌地推敲核对,闻过即改。查阅毛泽东为他人题写的23首古诗词,其中12首修改后与原文无误。如1961825日为胡乔木题写的曹操诗,195986日为安慰失去丈夫的儿媳,在给刘松林的信中题写的李白诗,


2.经典摘录,全凭记忆。毛泽东热爱古诗词,博古通今,过目成诵,上至春秋战国的《诗经》《离骚》,下至清代民国的杂诗绝句,工作间隙,起床之后等空闲之时,他都会凭记忆即兴而作,涉笔成趣地挥洒一番,对于诗中的经典名句,他更是乐此不疲,情有独钟。即使患严重白内障,几乎双眼失明时,他还在请工作人员张玉凤为他背诵的古诗词作文字校对。1975723日晚11点钟,眼科医生田由之为他成功地做完了白内障手术,两个小时后,蒙着双眼的他用硬笔为田大夫题写了藏有其名字的鲁迅诗句“岂有豪情似旧时,由之何期泪洒江南”。在毛泽东手书的大量古诗词中,除短篇的五言、七言绝句外,摘录名作中的经典有26处,书写35篇,其中9篇先写原文,后又录其经典。这些脍炙人口,千古绝唱的名言佳作,有硬笔,有毛笔,有的写在因陋就简的纸片上,有的写在信手拈来的信封旁,有的写在随手翻开的书本里,由于场地环境等条件的局限,错字断句,本为自然。明朝高启《送沈左司》的诗,毛泽东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,先后书写了5遍,其中原文2遍,摘录3遍。图中书写在红格信签纸上的一幅,虽然在“华岳”后漏掉了一个“不”字,使人读起来不知其意,但从书法的角度看,该作品仍是毫飞墨舞,纵横开合的上乘之作。作者起笔重墨挥洒,食筋抱骨,紧接着细笔轻略,引长出短,直到结尾都给人以携大带小,阵容壮观的美感和享受。“秦时明月汉时【关】,万里征程人未还”,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高智从其废纸篓里捡回的一幅墨迹,作品用笔奇形离合,有迟有速,前两行散朗多姿,一气呵成,“万”字稍有停顿,紧接着后6字,瞬息万变,枯润相间,如融冶出炉,一泻千里。漏掉的一个“关”字,却正好给人以关山暗度,征途遥远的回味与联想。

      

3、心诵手书,顺其自然。毛泽东以其超强的记忆和才思敏捷的天赋枕经籍书,手不释卷,他阅读过的古诗词浩如烟海,汗牛充栋。我们作书,尤其是创作较长的篇幅,总是左参右照,目披手抄,如影随形,文辞句读还是难免出错。然而,毛泽东不同于常人,就是他在一般情况下,总是把手书古诗词作为休闲娱乐,抒发情感,提高书法技艺的手段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练书法也是很好的休息,是积极的消遣娱乐。”毛泽东凭肩负四海的人生阅历,睿智深远的记忆胸怀,挥毫即来,走笔成章,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气势磅礴,姿势汪洋,灵动妙美,感情奔涌的珍贵墨宝。仅凭这引经据典的超人记忆,直舒胸臆的满腹玑珠,造诣精深的用笔功力,就足以证明毛泽东具有超俗绝世的渊博学识,就足以让其成为后人顶礼膜拜,心悦诚服的神圣偶像。这时,我们再回头品味其类如《木兰诗》、《琵琶行》、《长恨歌》、《将进酒》等法度严密,一气贯之,血脉通畅,首尾呼应的长篇大作,发现一些有别于原作,相去无几的掉字漏句,就更感其是意随天成,另藏佳妙了。

二、微瑕细过,见证大家风范

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了60多年,鞠躬尽瘁,完全彻底。一管毛笔伴随他倾寄过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的青春理想;打造过推翻旧世界,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;描绘过建设新中国,指点江山的美好图画。他一生为我们留下的题词题字,电文指示和往来的书信都是他呕心沥血,殚精竭虑,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渊博的学识,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见证。凡属重要的文搞,他都条分缕析,亲自书写,如有不周,反复修改。但是,由于条件、环境等多种因素,笔者在浩瀚的墨海中,也梳理出一些闪失、细过和小疵。

1、题词题字,偶有闪失。作者对116幅题词题字做了比较,除193627日为《新中华报》的题词“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枝(支)生力军”中的“支”误写作“枝”,1950年给中共松江县委的题词“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”,中的“染”多加一点外,洋洋洒洒,跨越半个多世纪,上百篇匡时济俗,脍炙人口的警言名句,几乎再无倦笔,难觅他错。领袖,凡人?日试万言,句斟字酌,这种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和计出万全的伟人气质,不得不让后人为之惊叹,望尘而拜。

2、电文指示,略有细故。在现存的毛泽东拟写的69篇电文指示中,有13篇是解放战争时期,指挥部队作战的重要文稿,字体大多以行为主,行楷相间。有的虽经多处圈点修正,仍笔力清晰,一目了然。风舒云展,恪守法度的线条中,掩喻着天机云锦,仙授神设的运筹帷幄;散朗多姿,流美婉转的结体里,奔涌着摧枯拉朽,力能扛鼎的壮思激情;纵横圈点,灵动貌美的布白间,驰骋着乘风直下,决胜千里的千军万马。点画之工,裁成之妙,碧玉有瑕,天然雕饰。如1941519日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中,两次将马克思的“思”误写成“斯”,1942年在给陈毅的电文中把“磨擦”写作“磨仗”,“分歧”表述为“纷岐”,19481213日,“关于包围北平及平津干部调配问题的指示”中的“和平”被颠倒为“平和”等。另外,也还有使用频率较高“围”字中间部分被简化为“井”,在这一时期的出错有20多处。

3、往来书信,大醇小疵。书信相对于电文指示,会少一些严谨庄重,多一些自然宽博。然而毛泽东从不随意应酬,仍然是尽心竭力,孜孜不倦,夜以继日地亲自操劳,正如他在抄录了艾思奇的文章后,写给艾思奇的信中所说:“抄录了一些,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。”从毛泽东留下的墨迹中我们看到,他从来未让秘书为他起草过电报、文稿和书信,即使是寄出去的信封也是自己代劳。这一点,当今时尚的领导干部,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,当念完了秘书代其撰写的长篇“裹脚布”报告的同时,去品味一下毛泽东的作风和文风,一种追古思今,见贤思齐的感慨就会油然而生。据各种资料统计,已发表的毛泽东书信大约156封,其中建国前63封,建国后93封。这些墨迹均无大碍,仅有小疵。查祥计实,有掉字6处,重复3处,错字、别字、不规范字及笔误共13处。如致周世钊的信落款为19491015日,信的开头却说“迭接电示,又得十月二十八日长书”,信中“九”写作“十”,应属笔误。

三、技法有失,无损“书圣”风采

毛泽东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技艺百花园中绽开的一朵绚丽的奇葩,是传统书法走向现代的最高表现形式。他取法晋唐,精研“二王”,钟情怀素,“兼学并蓄,广采博取”(毛泽东语)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。毛泽东也被人们推崇为继羲之、张旭1000多年后的现代“书圣”。从1912年的普通班学生作文,到1976年的硬笔手书,在半个多世纪里,毛泽东留下的卷帙浩繁的书法作品中,不论是楷书与行书,不论是毛笔和硬笔,每件都是博涉众优,刻意求工,天姿卓立,出入于传统技法的上乘之作,即使有失也是白玉微瑕,薄物细故。查阅毛泽东手书的诗词,文稿、书信、题词等801幅墨迹,属于技法笔误的大致有三。一是虽不规范,也不为错。主要是触、眼、交、使转等个别地方带有随意性。在浏览毛泽东书法作品时,人们会看到,有些不必相交、相触的笔画,或相交,或相触。如图“别梦依稀”,“逝”与“别”相触,“园”内部主笔的一横与框相交,且与“故”、“逝”相触。此类不规范的行笔,在毛泽东后期开始由行草向狂草过渡的时期出现的较多。如19619月的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、长征词一首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、19597月的《夏日登庐山》、196319日的两首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》等。这些不该出现的交或触,使本来雄强貌美,端正严谨的毛泽东书法给人留下了一些随意性的联想。正如于右任在《标准草书》中指出:“笔有必须交者,如“十”、“又”等,不交则不能成字也!有不必交者,而草书行笔迅速,偶尔相交,亦非绝对不可,然若漫无限制,便是恶礼。” = 1 \* GB3 草书中应注意的细节除了“连而不犯”外,还要讲究字眼的处理。字中之圈谓之眼,无眼不能使转,眼多则如绳萦蛇绾,俗话说,“字无双眼”,就是讲草书的线条运转不能离开传统技法。毛泽东作书时,也有些不太讲究的地方,从图中看到,“漫”字出现了3个眼,如第一个写实,紧接着笔断意连,落笔时,流利婉转地留下一眼,再纵劲下行,作品就会增加一种虚实有象,顾盼有情,引绳贯珠,匠心独运之美感。草书用笔亘古通今,即使古人有失,约定俗成后,人们也都奉为圭臬,共同遵守。从传统中走来的毛泽东在规范用笔的同时,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偏差。图中所示,“来”字多拐了一笔,“雨”的横折转写成横折折转,“峥”字右上多转了一圈,“朝”字月旁的草法多拐了一笔。

 


二是技法有失,成为别字。宋代姜夔在《续书谱》中评价古人作草时说:“虽复变化多端,未尝乱真法度”。 = 2 \* GB3 就是要求人们作草书时必须严守技法。5.60年代,毛泽东书岑参“夜渡巴江雨洗兵”的诗,留下墨迹4幅,其中一幅的“渡”写成“度”。在书白居易《长恨歌》时,把“无闲暇”的“闲”写成“间”,而在李商隐的《马嵬》诗中,又把“闲”草作“闻”。在王昌龄《从军行》中,“已报生擒吐谷浑”的“擒”少写了一个提手旁,成为禽兽的“禽”。两字古代虽然相通,但通假字毕竟是古人留下的错别字,现代使用仍不规范。对于这些细节的闪失,毛泽东有时并不在意。据其身边工作人员张仙朋回忆,1961924日,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后,深夜书写了一首《水调歌头· 游泳》的词,交给张仙朋,准备第二天晚拜会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赠送给他。张回到值班室发现手迹中“万里长江横渡“的”渡“字写成了”度“,因毛泽东夜间工作,白天休息,就提前准备好了笔墨,并在车上告诉毛泽东说:“主席,那首词上的‘渡’字少了三点水,是不是需要添上?”毛泽东说:“不必了,这个字可以当”渡“字,是通用的。”

三是圈点之别,留下差错。毛泽东手书挥洒自如,严谨深遂,因圈点出现的笔误寥寥无几。如图中“今日长缨在手”的“手”多拐了一横,成为“年”,“年”多出一笔而不规范, “栏”省去了部首不成为字,《沁园春·雪》中的“蜡”写作“腊”等。作者对毛泽东手书的9个“染”字做了比较,其中正确的5个,因加了一点而错的4个。在其书写的10个“纸”中,全部习以为常地带了一点,成为错字。如果本人再找不出这个字的其他正确出处,个人认为,这大概就是其一生出错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了。


四、瑕不掩瑜,惯看时代风流

《史记》载,战国时赵惠王得楚和氏璧,秦召王愿以偿还赵国15城的代价易之。因赵弱秦强,“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,曲在赵”于是赵王遣相如奉璧往使。相如至,秦王大喜,坐在章台上大模大样,傲睨自若地“将璧玉传示左右及美人”。相如见秦王没有偿还城池的意思,大喝一声:“璧有瑕”。 = 3 \* GB3 玉本有瑕,瑕不掩瑜。秦王因瑕授璧归赵,相如以瑕揣度秦王之贪心。最终秦无诚意,完璧归赵。毛泽东书法虽振金憾玉,古今莫二,但毛举细故,在所难免。品味毛泽东灿若天姿,别具炉锤,“玩之不觉为倦,览之不识其端”艺术主流的同时,作者抱素怀朴,观过知仁,小有所悟。

1、现代书圣,非之莫属。毛泽东以其博涉多优,恪守法度的传统技艺,登上了中国书坛艺术的高峰,本人在左图右史,浩繁如烟百万多字的墨迹史料中寻奇探幽,录其所失,正好从细微处证实了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而且是博学多才,书如其人,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家。如果继羲之、张旭之后,1000多年的中国书坛需要一位举世公认,震古烁今,光前耀后的书圣旗手,那么,独具天赋的毛泽东,非之莫属。

2、学习毛体,贵在求新。近40多年以来,毛泽东书法艺术已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沃土之中,根深叶茂,硕果累累,一批弄潮入海,引领时代的毛体艺人走南闯北,挥毫泼墨,创作了大量毛体书法的艺术精品,他们为中国的毛体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但是,也应看到,目前存在的急功近利,生临硬摹,故弄玄虚,自我标榜的“名人”“大师”,“天下第一”的帽子满天飞的现象也影响着毛体事业的进展。就笔者所知,在中国毛体书坛上,除了备受赞誉的毛泽东外,还没有真正的大师显现。我们学习毛泽东书法,就是要向他那样,脚踏实地,打牢基础,陶冶百家,铸就恢弘。要用掌握的毛体技法,书写唐诗宋词,创作诗词歌赋,入帖有章,出帖有序,舒毛体情感,走创新之路。

 3、瑜瑕共存,彰显一代风流。毛泽东既是伟人,又是常人,既有功绩,又有失误,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杰出的书法艺术家。毛泽东书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。正如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刘增民先生所说:“他的书法包括艺术的经典和失误,连同他的功绩和错误,都是我们的宝贵遗产。” = 4 \* GB3

注释:

 = 1 \* GB3 于右任《标准草书》(略论书理45),上海书店出版社

 = 2 \* GB3 宋姜夔《续书谱》,《历代书法论文集》第387页,上海书画出版社

 = 3 \* GB3 汉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《史记》第732页,中州古籍出版社

 = 4 \* GB3 刘增民《再读伟人》第158页,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