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,欢迎您光临新宇世霖文化艺术(北京)有限公司(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)。

  • 热门标签: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理论探索

毛体书法的形成时段

时间:2013-07-25 07:26:43 点击:3939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毛体书法的形成时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班 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3年4月20日

     毛体书法的形成时段,目前理论界说法不一。综合归纳,大多认为分三个阶段。即将1900-1938年分为夯实阶段,1939-1949年分为书风形成阶段,1950-1966年分为鼎盛阶段。

     但是,我比较同意李树庭先生的分法。
即:“毛泽东的书法分为早期1915―1935年、中期1936―1949年、后期1950―1969年和晚期1970―1976年四个时期。”

     本人1964年开始临习毛泽东书法。实践的体会是:毛泽东的书法,与其一生的成长相匹配、相一致,都印证了孔子说的几个阶段。即:“吾十有五而致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随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他革命生涯是这样,学书写字亦是这样。

1、“致力于学” 期
即8—25岁,1906—1918年。
    他8岁之前大部分时间在外家,受到国学文化的深刻影响。因为他舅父有10多个,还有嫡亲表兄、表侄10多个,一大堆人的古文功底和书法基础都很好,文化氛围很浓。其中二舅父文玉钦,表兄文运昌对毛泽东特别钟爱,分别是毛泽东的古文和书法启蒙教师。 致使他8岁入学南岸私塾时,就能写一手好字。
1906年,13岁的毛泽东转入井湾里私塾,书法又师从周少希先生专攻晋唐小楷,攻欧字,后又习钱体(钱南园)。
1910年,毛泽东17岁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,他的入学文章《言志》就是以工整清秀的欧体小楷写在十行纸上交卷,获得了国文教师的称赞,被校长李元甫破格录取。当时师生们都戏称毛泽东的字为“兰亭体”。
    1913年春——1918年暑,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攻读五年半(初考入省立第四师范,竖年合并到第一师范)。又严格按学校要求“宜习隋碑”。默默吸吮汉、魏、隋、唐碑帖营养,使自己的书法步入了一个新天地。特别是在杨昌济的影响下,他认真研习王船山等人的书法,同时研习王羲之、欧阳询、颜真卿筹大家的法帖,留意考察古代碑石、佛家写经和民间书作,形成了严谨、开张、強健、痩劲的书法风骨。
    如1915年夏日读《明耻篇》后所写的《十六字铭耻》:“五月七日,民国奇耻,何以报仇,在我学子”。字形展长,横细竖粗,以侧取势,颇具欧颜意味。
    又如,1921年9月29日《致杨钟健》信,行草体,字形左倾、园润、清秀,潇洒自如,笔墨弹跳性强,特具节奏感、书卷气。体现了二王风格。
    这个时期,正是毛泽东20—25岁的接近成熟期。
    他说:“学问之成否以25岁为断!”
    又说:“才不胜古人,不足以为才,学不胜古人,不足以为学”。
    可见,毛泽东从小到25岁,都致力于学,致力于国学,包括书法文化。

2、“而立”期
    即25—32岁,1918—1925年。
似乎这一时段很短,但从目前已公布的档案来看,毛主席的手迹中,从22岁开始,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。
如1915年2月20日(22岁)留下的借阅还书便条手迹,1919年4月20日(26岁)《致文玉瑞、文玉卿两舅父信》,与1925年(32岁)在《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》上填写的两段话手迹相比,和他后来许多行楷作品,包括手书古诗词行楷作品,如1945年写给柳亚亚子的《沁园春. 雪》等,都极为相似,同出一辙。  
特别是建国前后,毛主席的许多行楷诗词手迹,如《忆秦娥. 娄山关》、《钟山风雨起苍黄》、《大雨落幽燕》,古诗词《李白·梁父吟》、《岳飞·满江红》、《王勃诗·城阙辅三秦》等,都和毛泽东1925年前后的行楷作品相似,都同属于大气磅礴、雄奇豪放的相对稳定的纵长型、方块型的行楷书体。这种相对固定的书体,来源于青少年时期主攻晋唐小楷和汉、魏、隋、唐碑帖的结果。因此,其22岁的“借阅还书便条手迹”、26岁的《致文瑞、文玉卿两舅父信》,与32岁的《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》上两段话手迹,应视为 “毛体”的成形代表作品或“而立”的标志性作品。

3、“不惑”期
   即32—56岁,1925—1949年。
    毛泽东28岁参加党的一大被推为记录员之后,他即开始用“文房四宝”指挥革命战争。以1925年12月用毛笔撰写的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和1926年3月的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算起,到建国前,发表雄文数十卷,诗词百余首,书法手迹数万件。真正用手中的笔,指挥和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“三座大山”,建立了新中国。这时段,不能不说他的书法是“不惑”期。
而且,人们已经见到了公开发表的《在苏区党代会上关于政治问题的结论》(1937)、《论持久战》(1938)、《关于淮海战役的战略方针》(1948)、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(1941)等大量长篇跳放疾促的行书文稿手迹。这些文稿书法,信手拈来,娴熟极至。而且真正将实用性与艺术性、艺术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起来,其文与字无不如枪、如矛,如所向披靡的千军万马。

4、“知天命”期
即57—73岁,1950—1966年。
    这一“知天命”,表现在建国后的大量作品。特别是草书诗词手迹。不管是字法、笔法、墨法与章法,毛泽东堪称大师。虽然他在他的论著中没有专门系统的论述书法,但他在平时零散的与人谈及书法时,都点破了书道的经脉。留下的了了数语,胜似宏篇巨著。可谓点石为金。
比如——
他说: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。“字的结构有大小、疏密,笔划有长短、粗细、曲直、交叉,笔势又有虚有实、动与静,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,黑白之间的关系。你看,这一对对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!既有矛盾,又有协调统一。”
    他又说:字要骨神兼备。“人有相貌、筋骨、精神,字也有相貌、筋骨、神韵”。因此,临帖,“最初要照样写,以后练多了,要仿其形,取其神。”“字和人一样,也有筋骨和灵魂。练久了,就会找到筋骨,写出神韵。”
    他还说:写字既广采博取,又独具风格。“学字要有帖,学好后要发挥。习字要有体,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,要兼学并蓄,广采博取,有自己的创新,自己的风格,才能引人入胜。”
     这些书法理论,无疑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。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书法规律的熟知与把握。由于这种把握,他不论楷书与行书、行楷与行草,或者狂草,书写的各种技法都十分讲究。而且一切都为表情达意服务。字里行间运用自如,风格独特,气度非凡。给人予精神和力量,给人予教育和鼓舞。

5、“耳顺”与“随心所欲”期
    即77—83岁,1967—1976年。
    这是毛泽东的晚年期。特别是1972年到1976年。由于年老病魔缠身,手眼不灵动,留下的歪歪斜斜如“你办事,我放心”等许多题词和一系列批语手迹,虽然在腕力不济而随笔颤动,点划模糊,但却是字不离体,形神依然,熠熠生辉。这就是他“耳顺”及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”!同时也体现了长期形成的稳固的“毛体”,具有不屈的精神!

总的说来,本人认为风格独特的毛体,基础期在毛泽东的三十岁以前,形成期,应该是上个世纪二、三十年代。四、五十年代是发展期,六、七十年代是辉煌期。
    目前,我们说到毛体,大家都把眼光直盯毛泽东的后来行草和狂草体,而忽视了他的行楷体。并且以 “楷书是草书的基础” 这一常人的错误观点,去推定毛泽东的行楷是毛体的基础。所以不认为毛泽东的行楷是毛体的“而立”期或“成熟”期。
其实,他行楷的豪迈大度的风格,不亚于行草的成就。或者说是毛体的双刃剑。他的行楷,从某种角度看,比他的行草体更古卜、苍劲,气势更恢弘。
     比如:1945年到重庆谈判为友人题赠他在1936年填写的《沁园春•雪》,词书同辉,震撼山城。
又如:同年“10月4日致柳亚子的信”以及《清平乐•会昌》、《忆秦娥•娄山关》等。在书写的过程中,他跳出常规,以行草或狂草的笔意来书写楷书,所产生的那种独特厚重的磅礴气势,既如戈戟泰然,又如霓裳风舞。
    这些,没有谁不为之而折服的。甚至反对他的人都不得不说他“霸气”而又无可奈何! 
 这,就是伟大的毛泽东,就是别于他人的毛体!